薇婭就售賣有聯名授權爭議的產品致歉!直播帶貨浪潮下如何規避知識產權風險?
作者:時雨
發布時間:2021-06-04
文章來源:中國知識產權報
近日,電商主播薇婭就直播間售賣有聯名授權爭議的產品致歉。直播帶貨浪潮下,“產品是正品,授權有爭議”的現象頻現直播間,暴露出主播及團隊在選品過程中的疏漏。筆者認為,直播行業要提高風險意識,“由內發力”規避知識產權風險,建立專業團隊參與相關產品的知識產權風險評估,把好選品關,守住好口碑。
近年來,美妝、服飾、食品等行業刮起陣陣“聯名風”。然而,跨界聯名為各方帶來流量和效益的同時,也存在許多值得警惕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。就此次事件而言,薇婭直播帶貨品牌之所以存在“李逵”與“李鬼”的尷尬局面,主要是由于聯名的授權方在品牌商標上存在爭議。盡管法律協議完備、流程合規,但該主播實際售賣的“Supreme”與大眾熟知的“Supreme”不是同一品牌。無獨有偶,此前,有消費者質疑羅永浩直播間銷售自稱是“revenge x storm”的品牌鞋,通過第三方機構鑒定、官網比對以及商標來源判斷,該鞋實際品牌被證實為“RVG X STM”。雖然有銷售方稱產品為日版正品,但產品實際所用商標及產品外觀與日方原品牌無關。
目前,直播成為當下電商平臺“帶貨”趨勢,但各類侵權事件頻發、各種山寨商品頻現反映出直播行業的知識產權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。對于薇婭、羅永浩這樣的頭部主播、知名人士來說,僅做到不主動侵權遠遠不夠,更須從源頭嚴把產品關,將知識產權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環節,才能為直播帶貨“除草”“排雷”,守護團隊聲譽與信譽,讓直播行業走得更加長遠。
事實上,相關部門在直播侵權上早有規制。2020年11月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《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各地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售賣侵犯知識產權產品等問題,依據商標法、專利法重點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、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。
“屏幕內”的好產品離不開在“屏幕外”下真功夫。不難看出,少了知識產權評估環節,直播行為就會存在隱患。這次事件不僅是薇婭團隊聲明中“值得被銘記的教訓”,也值得更多主播和平臺引以為戒。只有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,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,讓整個直播行業的發展更有底氣、更有自信、更有未來。